亦可倒行打一生肖(面朝下背亦朝天打一生肖)
在中越边境地区,边民主要是少数民族,他们跨境而居。很多都是亲戚朋友,交往非常密切。他们素有“认族群不认国家,认亲人不认世界”的传统。
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,以Dun为首的河内当局将**视为其地区霸权主义的最大障碍,为了实现印度**联盟的野心,转而与莫斯科对抗**,排斥**。在这种背景下,为了准备对华战争,Dun集团被迫净化边境,或迁往内地,或集中居住,不准与**交流。
这种倒行逆施引起了越南边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强烈不满。尤其是越南西北部的少数民族,长期受京族压迫,与当地政府和军队关系一直不好。尽管部署了拦路卡口和边境封锁,但实际上是堵而不死,封堵不严。越南边民仍然使用各种方法走亲访友,购买商品,相互交流。
担负云南省马关县方向对越反击和保卫边疆任务的昆明军区14军41师,抓住这一突出矛盾,采取各种措施争取越南边民,开展侦察工作,以获取我军需要的情报。这项工作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:
揭露了Dun集团投靠苏联、军事化、侵略扩张的好战本质及其忘恩负义、以牙还牙的流氓行径,表明中越**是友好的,我们应该珍惜传统友谊。我军是仁义之师,绝不会伤及无辜。
关心越南**的疾苦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,使他们得到一定的物质利益。比如越南缺少电池、火把、棉布、胶鞋、打火石、锄头、镰刀等生活用品。有些是我们边民买给他们的,有些是部队买给他们的。这个措施效果最好。
在侦察活动中,我们不会干扰对方与我方边民的正常交流,有时还会提供便利。少数顽固民兵采取敌对行动时,在不威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,不会还击。在争取广大边民的同时,也关注了农村社区队的基层干部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通过争取边民,结交“朋友”,不仅获得了一定的信息,而且通过他们的宣传,进一步争取了越南**,为部队做了大量工作。
岳某寨有个黄大妈,开始不信任我军,看到我军在边境前线活动,她非常害怕。通过123团侦察排的官兵,亲自深入她家做工作,帮她买糖、电池,问寒问暖,深深感动了她。后来,她多次向部队反映情况。1979年1月27日,她连续三次入境,向我军报告越南武警在两个高地北侧埋设了地雷。经过现场侦察,这些情况完全属实。
三个村的基层越军干部在战前多次向我军提供当地越军活动的情报。1月中旬,守卫某寨子地区的12名越军前往前线挖掘工事。当敌人早上到达时,部队在下午收到两个寨子的民兵班长的报告。1月23日至25日,越军在多个高地埋设地雷,部队22日接到一个村庄的生产队长报告。2月16日,部队根据上报的区域进行扫雷,为步兵进攻扫清了道路。
陆军在侦察中也了解到,越南的武装民兵中,除了少数顽固不化、执意与我们为敌的,大部分都是战战兢兢的。特别是民兵干部和参与反华斗争的人
因此,部队要求各级侦察干部和支队努力打散越南武装民兵。根据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特点,宣传我们对罪犯的宽严相济政策,指明出路。对于民兵来说,只要不是对****死心塌地,主动放下武器,就欢迎他们既往不咎。任何愿意与我们联系的人都会及时安排并受到热情接待。对于少数物质生活有困难的人,如果可能,同样热心帮助解决。
41师通过一系列工作,试图在孟康与龙发交界地区瓦解一些民兵骨干,获得了大量的敌情和地形情报,为部队行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比如,越方在一个村子里防守5个民兵班,由几个武警和民兵副队长带领。121团在当地*政领导的配合和帮助下,对民兵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宣传教育,帮助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,承诺只要放下武器就绝不伤害他们,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。
民兵副队长向我军保证:我军经过后会主动让路,不会开枪。万一武警被迫开枪,就朝天开枪。在我军运动路线上不会埋设地雷,可以给。
我军带路。这个分队长还联系附近寨子的民兵也不抵抗,并向我军报告越军和武装公安的情况。
2月16日晚,121团1营奉命由小坝子向某寨实施迂回,接近目标时,民兵分队长即与我军接头,两个寨子的民兵朝天打了两枪之后就撤走了。越军发给他们的5筐地雷一个也没有埋设,从而使得1营顺利地提前到达指定位置,完成了对发隆地区越军的包围,保证了团主力全歼该地守敌。
123团侦察排通过对越方6个边沿村寨的民兵做工作,争取了2个民兵排长、1个民兵班长和大多数民兵,他们在战前多次向我军送情报,在战斗中没有向我军打一枪。当我军攻占孟康之后,这6个村寨百分之八十的民兵主动上缴了枪支弹药。
毛主席教导我们说:“我们的胜利,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,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。”攻心为上,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作者为历史学硕士,大学讲师,专注中越战争史。
微信公众号:南疆烽烟正十年